轮播图
您当前的位置 :

  “有了科学院的专家指导,这105头林麝明年最少可产40头小麝崽。我估计国内麝香市场50年内还不会饱和,这下农户的收入就不愁啦!”陕西国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顺兴奋地说。据他介绍,公司引进105头林麝,投资700多万元建养殖场,希望通过与陕西省科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实现林麝规模养殖,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625日,记者从陕西省科学院获悉,陕西省科学院与镇巴县签订了林麝养殖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体,通过开展林麝遗传谱系、养殖技术规范、疾病防治等技术研究攻关,为林麝产业链在镇巴县延伸提供科技咨询与技术支撑。同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镇巴县人民政府、陕西国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汉中市镇巴林麝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镇巴县陕西国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林麝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科研攻关、技术培训,从而形成林麝养殖产业发展技术平台。  

  林麝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一级野生动物。雄麝所产的麝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价格超过黄金。经过多年的驯养发展,林麝已经成为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生物产业。2015年,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公司和凤县人民政府联合组建并挂牌的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林麝野外科学研究基地,对进一步保护和繁育林麝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在林麝野外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10位科技工作者组建了专家团队,并成立了由本地“土专家”和林麝养殖能手组成的8人技术推广队伍。  

  近年来,专家团队和推广队伍围绕林麝规范化养殖GAP综合技术、林麝优质种源选育、疾病快速诊断等开展攻关研究、技术推广,使我省林麝研究与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林麝养殖业迅速发展,并辐射带动云南、广东等地筹建林麝养殖基地,与我省开展技术合作,推动了林麝产业走向全国。  

  随着林麝养殖业成为特色生物产业,陕西省科学院的科研优势和前期探索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次在镇巴县建设养殖科研中心是陕西省科学院发挥科研优势的一次尝试,是林麝产业技术的又一次辐射推广。”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李保国介绍,该院实施的“一所一品”科技计划就是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发挥科技助力作用。陕西省科学院还将不断探索,发挥科技在地方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支撑作用。  

  陕西省科学院与镇巴县的科技合作刚刚开始,就吸引了“养麝能手”的聚集。据了解,该县的杨家河镇贺家山村、小洋镇鲁家坝村也正在建设林麝养殖基地,引进林麝种源。  

  “我了解到省科学院专家来到镇巴县指导发展林麝养殖,就跟着到该县小洋镇鲁家坝村建设林麝养殖基地,计划先养殖100头。”卧龙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刘思东介绍,3年前他在凤县养殖林麝,由18头发展到现在的66头。“相信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我在镇巴的养殖场一定能够成功!”刘思东对此满怀信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