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考队出征。
上游科考活动。
中游科考活动。
下游科考活动。黄河科考队供图
艾莉 金钊 张行勇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干流全长5464公里。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然而,黄河一直“体弱不振”,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足迹遍布上中下游九省区。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考察时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长安大学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牢固树立抢占科技制高点意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优化重组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围绕黄土高原脆弱生态保护、链生灾害防控和黄河水沙平衡的重大国家需求,发挥黄土科学研究的领先优势,聚焦全球变化下黄土高原气候和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变规律,攻克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与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及黄河水沙关系的科学难题,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视角研究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的环境响应、黄河流域的水沙安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理论与核心技术支撑。
联合启动黄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
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号召, 2023年7月22日,依托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和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由长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组织的黄河流域全域综合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黄河科考)正式启动。这是近年来首次开展的黄河科考。此次黄河科考围绕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畅通黄河、和谐黄河、智慧黄河六大内容展开,遵循着“黄河宁,天下平”的目标,向整个黄河流域出发、进军。
7月22日上午,在黄河科考队举行的出征仪式上,黄河科考发起人与总顾问安芷生院士和彭建兵院士,向科考队总队长、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孙有斌以及全体科考队员传递殷切的期待,希望队员们能够深刻领会此次科考的重要意义,抵达野外一线,全面收集黄河流域科学数据资料,认真思考科学问题。
按照既定计划,黄河科考队分3支队伍分别启程奔赴黄河上、中、下游,各有侧重地进行关键问题和重点内容的考察。据统计,参与此次科考的人员共计115人,考察站点86个,其中黄河上游18个、中游35个、下游33个。在此次科考中,科考队员采用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查明黄河干支流及典型位置的生态现状、地质本底和人类活动特征,同时借助国家及地方野外台站的观测体系和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分析、研究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长期生态变化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
系统探究黄河全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奥秘
上游之水源涵养:黄河之水天上来,万古长流,循环往复。上游科考队以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源头为重点考察区域,这里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内拥有高山、湖泊、山脉、草原和湿地,具有独特、多变的地形地貌。黄河上游的多个湿地公园分布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群,也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高原特有野生动物栖息地。上游科考队考察了水电能源开发及其生态效应、巨型滑坡灾害的形成与演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化与保护、水资源与湖泊湿地的演化与保护等内容,还深度关注人工干预对黄河上游湿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草地退化过程及驱动机制、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头脆弱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等问题。
中游之水沙平衡:黄河之“黄”,来自泥沙。“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约90%的泥沙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尤其是多沙粗沙区。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平方公里,约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12.2%;尤其是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核心地区,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持续淤高的根源。中游科考队重点考察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北部沙地沙漠区综合治理对策、黄河“几字弯”能源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典型乡村振兴模式、地质构造运动与黄河走向的关系等内容。通过考察,科考队员们凝练出了黄河“几字弯”科技攻坚战亟须深入研究的六大关键科技问题:黄河“几字弯”防沙治沙与植被重建科学模式;水资源安全与水-能-粮平衡途径;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体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平衡的关系;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修复与绿色能源基地建设;极端事件预测评估与全球变化风险。
下游之守护安澜: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下游来水来沙搭配不协调,河道冲淤摆动快且幅度大,经过长期的累积性淤积,使其成为“地上悬河”。下游科考队主要考察了水沙过程与防洪风险、湿地环境与生态保育现状、大型灌区水土管理、跨河交通设施与连通等内容。重点调研了小浪底水库建设以来黄河下游的水沙关系调控,探讨了潼关高程维持、河道冲淤、傍河取水与防洪安全等问题。下游科考队总结认为,河床持续下切引起的河道过流能力调整、河道防洪、水资源利用和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等,都是未来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8月7日,上、中、下游3支科考队经历了15天的高强度野外考察,圆满完成了本轮全部考察任务。科考队执行队长、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副主任李振洪说,通过现代化的观测技术、装备和方法,他们获取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全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数据,聚焦重点区域,总结和凝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一名参与此次黄河科考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说:“这次科考不仅让我们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更清晰认识到上、中、下游各个区域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未来该怎么解决。我们后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工作更有针对性。”
科考队与黄河流域多个信息平台、野外站点,如上游的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中游的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游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模型黄河”试验基地,进行了深入座谈。青海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置了一系列高精度设备监测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的水-土-气-生过程,服务于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工程建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模型黄河”试验基地通过搭建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工模型,对天然河道河床演变及洪水演进过程进行复演和预演试验,为河道整治及防洪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传承科学家精神科学支撑黄河国家战略
此次科考过程中,年轻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求知和奉献精神。长安大学教授李永军是一位构造地质学家,虽已临近退休年龄,但他坚持随队考察。他深知地质作用与过程对黄河走向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为此,在科考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科考途中,李永军白天向科考队员们现场讲解构造断层对黄河走向的影响,晚上开办讲座详细探讨日间考察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科考队员们在前辈科学家的鼓舞下,追寻科考发起人安芷生、彭建兵的脚步,对科教报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立志站在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将论文写在黄土高原和黄河之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黄土科学人的应有贡献。
15天,黄河科考时光虽短,收获颇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安芷生和彭建兵指出,此次黄河科考只是开始,后期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更为深入、更有针对性的考察。
安芷生和彭建兵强调,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全面把握黄河流域存在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服务黄河流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迫切需要站在地球系统科学前沿,不断地、更高水平地、更深入地调研黄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黄河流域圈层相互作用下人地失调的生态地质环境效应,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本底支撑。
此次科学考察仅仅是黄河流域整体、深入、精细科学考察的良好开端,为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拉开了序幕。据了解,黄河全域科学考察将分3年展开。本次开展的科学考察,目标是对黄河全域进行初步系统的考察和调研,查找各区域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后两年的科学考察打好基础,做到账本清晰、目标明确。后两年将针对上、中、下游的具体科学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有序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构筑黄河流域全域协调联动的区域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为推进黄河流域乃至全球大江大河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报》 (2023-09-18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