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考是摸清秦岭大型真菌分布“家底”的第一步。
每年三四月到十一月,是适宜秦岭菌物生长的时期,也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团队野外科考的重要时期。团队科研人员会密切关注科考区域的天气预报。雨后两三天,他们就分组出发了。
野外科考最大的顾虑是安全。在该团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份“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上边写着团队每个人的驾驶水平以及适宜驾驶的路况。“野外科考时,我们常常要驶入交通不便的秦岭深处,滑坡、塌方,也都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因此,我们拟出了这么一个‘驾驶水平等级名单’,不同的路况由驾驶水平不同的人担任司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主任李峻志研究员说。
野外科考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20年的一天,团队成员在当天的科考返程途中休息时,看到一处阴坡山沟有水流。“那块地方一看就特别适宜蘑菇生长。大家顿时都来了精神,走过去一探究竟,果然收获颇丰!”团队成员霍文严说,“之后,我们时不时都要去那里转转,好几个新种都是在那片区域发现的!”
野外科考也会有很多遗憾。菌物生长变化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给标本的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一次,我们在野外采集了一个标本。回到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后,大家才发现它竟然是一种‘发光蘑菇’。发光蘑菇本就特别稀少,在秦岭地区更为罕见。后来,我们又多次返回,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团队成员张黎光说。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对菌物的“识别”工作才真正开始。在分子系统学等科学实验手段还不太发达时,蘑菇采集回来后,经过形态比对和简单的分子鉴定,科研人员就可以判断其到底是不是新种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种的发布也越来越难,要经过一系列严谨苛刻的“考察”。“宁陕裸盖菇发布时,期刊编辑几乎对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质疑。针对对方的疑惑,我们一一提交实验证据,最终得以在国际知名的分类学杂志发表。”团队成员贺雪莲介绍,“鉴定新种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这一类菌更多了解、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对菌物的“识别”,不光是为了发现新种,也为了更好地研究菌物。在标本储存库,记者见到标有基本信息的菌物标本被封装好,整整齐齐地储放在一排排标本储存柜中。“这相当于一个秦岭菌物的档案室,我们会不断丰富、完善它,进而开展更多研究。”李峻志介绍,“同时,在对这些菌物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库,想尽可能地把秦岭地区的野生菌种保存下来,为后续的研究、保护、利用提供便利。”
据了解,种质资源库已经保存了近2000份的秦岭野生菌物种质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持续、系统地调查、研究,能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库,为秦岭的生物多样性和菌物资源的研究留下宝贵的资料。”李峻志说。(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