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截至1月27日上午…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如何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成为出席省两会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截至1月27日上午,已有16件委员提案分别从水土保持,污染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培育后备力量建立长效机制等多方位聚焦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陕西处于黄河中游,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黄河干流在陕境内全长719公里,流域国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陕西的65%、76%和87%,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video:鸟瞰黄河陕西段]

  去年12月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会场上,播放了这条由省政协常委陈怡平等创作拍摄的视频短片《鸟瞰黄河陕西段》。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8%、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年均入黄泥沙量减至2.7亿吨,全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达400公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对陕西黄河流域治理交出的“高分答卷”,委员们喜中有忧,在关注已取得的成效基础上,把建言资政的目光更多聚焦到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上。

  面对新挑战,如何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李国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优势,摸清流域内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现状。建立流域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机制,利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对流域多尺度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持续更新,对流域自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变化、农作物现状等开展常态化监测。

  同时,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融合,为黄河主要河湖水系保护治理提供一揽子研究方案,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河在陕西境内全长719公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陕西责无旁贷。”刘吉发委员在提案中建议,统筹陕西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和阐释弘扬两个维度,积极加强沿黄流域以远古遗址、历史遗迹等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标识载体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着重做好沿黄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以及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推动形成以黄河干流为主体、以沿黄观光公路为通道,串联沿线自然文化景观的世界级黄河文化和旅游廊道;推动形成以渭河为依托,串联渭河和秦岭生态资源,联动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的渭河文化生态廊道。积极建设陕北管控保护区、延安主题展示区和关中文旅融合区3大主体功能区。同时积极推动秦晋豫、晋陕蒙、陕甘等跨省份文化合作项目。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需要融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徐永胜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广泛激发青少年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性,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省青少年教育教学统一规划中,协同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做到“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生活”“结合劳动、结合环境、结合创新”的“三融入三结合”。运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发挥生态环保实践项目特色优势,精心设计实践内容,不断激发青少年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思想积极性。(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马少培)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LGWMOikMLjS_LvC1wt9bA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