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第一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论坛举行
聚智凝力,做好卫士,振兴乡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加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4月18-19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主办,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和西安天和防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论坛”在秦岭深处的商洛市柞水县举行。来自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科学院、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西安天和防务科技有限公司等的专家学者、委员60多人参加论坛。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陈怡平主持4月18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
首先,播放全国政协常委,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的致辞视频。
李冬玉致辞讲:牢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嘱托,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今天陕西省科学院、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陈怡平和贺增林两位省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等同志积极组织专家学者举办第一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论坛,就是发挥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在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探索秦岭保护新途径,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为破解秦岭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为秦岭地区发展寻找合理科学路径,实现乡村振兴起到引领支撑作用。
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杨青春代表院长、党组书记赵卫致辞。
“近60多年来,原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植物园和各个自然保护区等的科教工作者深入秦岭山区,进行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先后采集植物标本数超过60万份,编辑出版了《秦岭植物志》《陕西植被》《秦岭植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秦岭兽类志》、《秦岭鸟类志》、《秦岭鱼类志》、《秦岭昆虫志》等志书和秦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专著,发表数量众多的研究秦岭动植物研究论文;同时,在秦岭野生资源植物的物种资源保存、引种驯化、中草药规范化种植领域也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杨青春如是讲。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专家们一方面在秦岭金丝猴行为学与栖息地环境变化、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变化及水源地生物多样性安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另一方面实施“一所一品”科研规划,在柞水县建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在凤县建立林麝优质种源基地,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引领、示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助力打造县域经济的绿色支柱性产业。
陕西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赵力强在致辞中讲,九三学社是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社内各领域专家云集,牢记嘱托,争做秦岭生态卫士践行者。九三学社的教授专家参加秦岭生态保护学术交流,力争为秦岭保护和区域乡村振兴贡献智力和科技成果!
随后,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作了“秦岭生态保护与金丝猴社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陈怡平研究员作了关于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西安天和防务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博院长作“用硬核技术支撑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三位专家发表从川金丝猴行为生态学研究与秦岭环境关系,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与未来如何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以及如何应用现代高技术助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
在下午研讨会上,陕西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生物农业所和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分别介绍了过去几十年在秦岭作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扶贫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教授上官周平、魏安智、吴振海和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书记赵纳勋等围绕秦岭植被建设与产业发展以及相关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最后形成数点共识:一是秦岭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集全省乃至全国力量合作研究,希望陕西省科学院牵头成立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联盟;二是生态保护需要系统思考统筹水、土、生、农、林、气候等综合集成研究,同时建立多个区域特色的科技引领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三是在不断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4月19日,与会专家学者分别考察了陕西省科学院柞水食用菌研发基地和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自2011年始,陕西省科学院率先在柞水县下梁镇七坪社区开展柞水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的人工栽培试验工作,持续收集和保存数百余株菌株,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创新技术成果并推广栽培成功;2017年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建立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后,以该基地为核心,每年持续开展食用菌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并相继建立了柞水县瓦房口镇、曹坪镇等食用菌分支示范基地,引领支撑柞水县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