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与渭南市澄城县签署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举行科研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12月5日,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一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金学林在澄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双方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党广录、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杨青春等见证签字仪式。
渭南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宝元主持签约仪式。
在举行签字仪式前,省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常罡介绍了双方合作项目内容及在陕西省科协的领导、支持下,依靠澄城县、镇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动物所、陕西省动物学会、陕西佳牧养殖公司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陕西省动物所特种动物(果子狸)养殖科技示范基地暨陕西省动物学会专家服务工作站,共同为寺前镇实施依靠“科技+龙头企业+学会(研究所)”带动的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情况。
随之,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杨青春向澄城县政府副县长刘一授陕西省动物所特种动物(果子狸)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牌,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党广录向授渭南市科协主席杨翠红陕西省动物学会专家服务工作站牌。
签字、授牌仪式后,参加此次活动的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邰发道、渭南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程铁锁、陕西省科学院科技处处长孟繁东、院地合作处张兴昌,渭南市科技局农业科科长卢青峰、县教科局局长张宏振、县农业局局长贺宏安、县林业局局长高文忠、澄城县科协主席张波等参加举行的合作座谈会。
邰发道代表陕西省动物学会、金学林代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周宝元代表渭南市科技局、杨翠红代表渭南市科协、孟繁东代表省科学院科技处、张兴昌代表院地合作处等作了发言表态。金学林在发言讲话中特别阐明科普了果子狸与非典疫情无关联的知识。
刘一副县长也作表态发言,回顾了“十二五”期间,省科学院与澄城县合作实施7个项目而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今后将依据合作协议全力支持研究项目在澄城县的实施和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保障条件。
杨青春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介绍了分省院的基本概况与近年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与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别是成果转化的“西安光机所”模式、国家授时中心的授时与在导航定位方面的新成果、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的建设、省科学院实施“一所一品”重大产业化计划的成效等,以及对省动物所在澄城县建立特种动物(果子狸)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依靠科研创新过程与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的举措将予以大力支持的表态及认真做好项目,努力取得实实在在使农户增收的成果要求。
最后,与会人员还前往寺前镇的特种动物(果子狸)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现场考察了(果子狸)规范化的果子狸养殖情况,对承担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在短期内取得的显著进展表示赞赏。
签约仪式活动会场
常罡副所长介绍县所双方合作项目内容等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授省动物所特种动物(果子狸)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牌
授陕西省动物学会专家服务工作站牌
杨青春副院长作总结讲话
考察果子狸规范化养殖基地
知识链接:
养殖6个月的果子狸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种。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
果子狸在民间繁殖饲养的数量颇多,具有丰厚的利润。
2005和201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研究员和香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袁国勇教授分别发现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种名叫“中华菊头蝠”的蝙蝠,果子狸只是中间宿主,不是天然宿主,果子狸才洗清了多年之冤。
2003年8月,中国国家林业局确定首批可以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果子狸将摘掉“非典元凶”的帽子,成为市民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