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纸(延安革命纪念馆供图)
中科院西安分院第一届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华寿俊(前排右一 )(中科院西安分院供图)
目前,中国科学院人如何完成好“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任务,明确什么是“国家事”、如何担“国家责”,华寿俊人生故事可给出我们一些启示。
延安时期的“卡脖子”问题
在今天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种名叫“马兰纸”的纸张,当时延安印刷报纸、文件,出版书籍用的都是这种纸。“马兰纸”纸的发明者是当时延安的青年化学家华寿俊,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1939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那时的延安物资短缺,条件艰苦,粮食和各种给养的供给十分困难,尤其是印刷纸张奇缺,影响了边区新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最困难时边区的机关干部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每人每月仅能供给5张纸,有些单位不得不在桦树皮上写字。” 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如是讲,“在这样的形势下解决边区用纸问题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1938年6月30日的《新中华报》曾发一则《启事》说:“因值抗战期间,纸张来源困难,本报自六月份起已将报纸出版分量减少一半。”
就地取材研制“马兰纸”
1939年11月,当时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研究员华寿俊被安排前往陕甘宁边区的振华造纸厂工作,担任技师、工务科长,任务就是提升印刷纸张的质量,解决边区新闻刊物、文件、教学书本等印刷用纸的难题。
华寿俊,1914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1928年,就读扬州中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革命活动。
接受任务后,为了找到合适的造纸原料,华寿俊带领科研人员利用高粱秆、麦秸、蒲草等这些野生植物做了大量的实验,但是由于其纤维强度太低,均未成功。同时陕北的树木又较少,造纸原材料匮乏。
为此,他认为要想制造出高质量的纸张,首先要解决原料问题。
他在一次边区组织的大生产运动的开荒劳动中,被一种草缠住了锄头,当他清理时,发现其纤维的韧性很强,旁边的人向他介绍说,这叫马兰草,老百姓的毛驴如果被它缠住了腿脚,都很难脱身,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扯倒驴”。
“扯倒驴”在陕北漫山遍野的生长,因其纤维精密且坚韧,不好消化,连牲口都不吃,当地农民用来搓绳用。
华寿俊喜出望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割下一捆带回工厂。为了适应马兰草的特性,华寿俊利用钢丝帘代替竹帘捞纸,用土碱代替生碱漂白,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马兰草造纸大获成功。
实验成功之后,华寿俊又带领科研人员做了进一步探究,并且升级了设备,最终达到了每10万斤马兰草可造出20万张纸的生产力。
由于马兰草造纸工艺不断改进,生产厂家和产量迅速增加,边区政府公营造纸厂由1940年底的3家,到1942年底的公营造纸厂14家、私营造纸厂48家,年产总量6849令,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出版、办公、学习和生活用纸需求。
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南泥湾工作时,赋了一首延安军民都耳熟能详的诗,叫做《游南泥湾》。诗中这样写道:“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为了表彰华寿俊在造纸方面的巨大成就,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予他“劳动英雄”称号,朱德为他颁发奖状,并在家中接见了他,称他为“我们的发明家”。
1943年,陕甘宁边区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商品流通也繁荣起来,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印刷钞票所用纸张的技术含量要求很高,边区政府又将制造钞票纸的任务交给了华寿俊。华寿俊经过反复研究、实验,终于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且大大缩短了钞票纸的制造时间。
1944年5月在延安职工代表大会中,特授予华寿俊甲等劳动英雄的称号,毛主席为他亲自颁奖并赠送他一件羊皮大衣,以此鼓励。
从改良火箭炮到“3262 ”工程总指挥
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前线缴获了一门美国制造的火箭炮,送到了兵工局。
当时,我军使用的火箭炮是苏联制造的 “喀秋莎”。“喀秋莎”火箭炮的特点是轨道式发射,优点为发射速度快、火力强,几分钟就可以把整辆汽车的炮弹全部发射完,但准确度差。而美制火箭炮有四个炮筒,虽然发射速度慢一些,但准确度很高。
华寿俊接受上级任务后,带领科技人员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对其各个零部件进行分析研究,向上级提供了苏制与美制火箭炮的各项准确数据,并且提出改进建议。随后,他们终于成功改良设计制造出我军的火箭炮,在朝鲜战场加以试用,实战效果良好。
1956年,为加强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力量,华寿俊调到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参与了中科院承担的国务院下达的《十二年科技规划》编制工作。
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以下简称西北分院)为加强自身的业务领导工作,西北分院党组书记兼院长时逸之向中科院请调华寿俊到西北分院任副院长,分管科技业务。
华寿俊到西北分院理顺工作后,首先去青海省,深入柴达木盆地,对青海湖进行考察。考察后,他认为青海湖锂的含量丰富,将来必定成为国家的重要矿产资源。 然后,他对西北分院的科研组织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与调整:以西北化学所为基础,把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有关盐湖方面的研究力量进行集中,于1965年在西宁建立了中科院盐湖化学研究所。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中科院接受了为国家建立长波授时系统的任务,代号为“3262”工程,由中科院陕西天文台党委统一领导。1973年6月,华寿俊任陕西天文台党委书记、“3262 ”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1978年,中科院在陕西恢复成立了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陕西省科学院,华寿俊任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负责科研生产工作,带领科技工作者继续建设陕西天文台并完成长波台建设,向全中国正式发布标准时间;推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各项建设,并为陕西省科学院筹建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植物园等。
1979年,因其长期对中国化学、化工及科研组织管理工作的突出贡献,华寿俊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候选人。
1983年初,华寿俊协助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所刘东生院士向中科院建议,组建中科院西安分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
1996年11月16日,在科技战线奋斗一生的红色科学家华寿俊在西安病逝,享年82岁。
纵观华寿俊一生,自觉践行、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党忠诚,将自身科研任务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在一起。(张行勇)
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8/463277.shtm?bsh_bid=563175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