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百节年为首。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除夕之夜,当我们全家守岁,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晚会,等待十二点钟报时的时候,您可知道,这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授予的精确时间。那么,什么是时间?“北京时间”是如何产生的?“北京时间”如何发播?节日与历法究竟起源于何时?
古人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语出《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华夏先民观天象的目的是“授时”,这与西方天文学有很大不同。时间是人类古代文明历史的主线。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中一切物质的起源和消失,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终结,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诞生和灭亡,所有的一切都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观象授时是人类祖先对时间感受和认识的重要手段。每一个时代的计时工具,都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高的科技水平。神话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表示,“观象授时”就是观测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来确定日、月、年。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太阳出没、昼夜明暗交替的这种最为明显的天象变化,产生了对“日”的感性认识;从月亮由圆变缺,再由缺变圆,于是逐渐产生了“月”的概念。通过对“物候”和季节时令的观察逐渐产生了“年”的概念。这一切就构成了远古时代“观象授时”非常丰富的内容。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羲和的传说。《尚书·尧典》载,羲和专管“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他是负责观象授时、确定时间的官员。这反映了当时观象授时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认为,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尚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些认识从根本上建立了天文与人文的固有联系。唐孔颖达对“文明”的解释是:“天下有文章而光明。”这里所说的“文章”意在强调文德的彰显,体现了中国先民对德行修养的普遍追求。事实上,文德的根源在于天文,这一思想在上古文献中已有清晰的表述。
龙是上古时观象授时的重要星象。冯时认为,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而“见龙在田”所描述的则是龙星伏没之后,位于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重新升起的天象,民谚习称其为“龙抬头”,又称“农耕节”,原始历法以其为一年中新的农事周期开始的标志。
“诚信观念源于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并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涵,其后人们以文信修心,立身立命,从而建立起了最早的文明。”冯时表示,长期的观象实践使人们懂得,先民虽和时间从无约定,但其每每如期而至。如果龙抬头可以作为立春节气的标准天象,那么人们发现,这个标准天象和标准时间的对应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具体地说,假如人们在某年的立春观测到见龙在田,那么百年甚至几百年后,仍然可以在同一时节观测到同一天象。假如先民通过立表测影决定时间,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将更为固定和持久。一年中正午最短的表影当在夏至;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在某天正午测到了夏至,那么经过三百六十五天就一定还可以测得夏至,十年如此,百年不变,千年如一,从无爽差;于是人们通过这种对时间的长期观测逐渐形成了“信”的思想。先民以为“至信如时”(战国竹书《忠信之道》),“天则不言而信”(《礼记·乐记》),可见时间最能体现“信”的德行。
中华文明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文明,所谓的“格物致知”意味着先民的一切认知都来源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冯时提出,中国先民在公元前5000年已学会了立表测影,并据此确定空间和时间,原始的历法已经产生;他们可以观测北斗和二十八宿星象,这意味着中国天文学的二十八宿体系及以五宫为框架的天文体系都已建立。他们对宇宙有着自己的想象,建立了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学说。
“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因此,追寻天文学的起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脉络。事实上,对于重建前文献时代的上古文明,天文考古学研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冯时表示,《论语·八佾》引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国先民所定义的文明事实上是形上之观念,而并不限于形下之物质创造。就人而言,文明是以文信修心之道德观念,此足以使人区别于动物;就社会而言,文明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制度,此足可使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这一对于自身文明的认知无疑来源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实践,天文作为文明之源的事实表现得非常清楚。
《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国语》《左传》《吕氏春秋》《礼记》《尔雅》《淮南子》等古籍中有大量详略不同的星宿记载和天象描述。《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更是古天文学的专门之作。
天文历法与春节
历法源于天文。夏、商、周三代处于观象授时时期,直到战国初公元前427年发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鹖冠子·环流》所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根据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闻玉的研究,中国古人很早发现四季交替与北斗七星运行有必然联系。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
已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教授曾经告诉记者,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对时空关系的总体认知和实践达到了改变人类生活纯粹依附自然的程度,这就是天文历法诞生的必然性,构成了文明创生和传承的价值。中国的节气、时间等都跟自然联系在一起。我们人类生活在非常庞大的自然环境里,受自然的影响非常大。从古至今,中国只有在事关农业生产的重大节气上才有全民性的祭拜或庆贺仪式,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这些构成中国数千年传承的文化节气体系,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各国。其中,立春作为新年伊始并协力播种的节气,中秋作为收获团圆的季节,对应成为两个最为重大的节庆:春节与中秋节,构成中华民族最大人口基数的全民节日。
“不通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在中国古诗文中提及天文星象的比比皆是,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晋陆机《拟迢迢牵牛星》);“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等。
“六经皆史,三代乃根”。这个“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张闻玉介绍,20世纪60年代,张汝舟先生凭借其扎实的古汉语功底、精密的考据学研究方法和现代天文历算的知识,完整地释读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主线。从夏商周三代“观象授时”到战国秦汉之际历法的产生与使用过程,他拨开重重迷雾,厘清了天文学史中的诸多疑难问题。李学勤先生曾言:“观天象而推历数,遵古法以建新说。”
自2015年起,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西北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陕西三原天井岸遗址开展了相关考古调查勘探与研究工作;结合历史文献,认为该遗址属于西汉晚期的国家级祭天礼制建筑遗址,展现出三方三圆的宇宙模型;天井坑遗址底部为一处地平式日晷的模型,并且具有夜间观星功能,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天文考古发现。
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中的天井坑遗址在修建时可能遵循了“三方三圆”宇宙模型理念。记者在现场看到,天井坑遗址原始坑底的直径为 110 米;在现存坑底地面之下 5 米处有一宽 2米的环形平台,环形平台的直径约 154 米;现存坑口直径 220 米。坑底、环形平台、坑口所组成的三个圆直径比值约为 5:7:10。这一比值与新出土的北大秦简《鲁九次问数于陈起》中陈起构建的“三方三圆”宇宙模型基本相似。西北大学教授曲安京告诉记者,陈起的三方三圆宇宙模型是一种圆方相互嵌套的盖天说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已经失传,它以太阳在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的运行轨道为小圆、中圆、大圆,其半径之比为 5:7:10。这一模型遵循天圆地方基本理念,通过小圆外切中方、中圆外切大方的嵌套结构,将小、中、大三组方圆联系起来。曲安京推断,天井坑遗址三个圆分别内接三个正方形,外切两个正方形,形成一个“三方三圆”的镶嵌结构,模型遵循“天圆地方”理念设计,形成相互嵌套的宇宙模型。
除了三方三圆的宇宙模型之外,曲安京研究团队对勘探数据的归算结果显示,天井坑遗址底部为一处地平式日晷的模型,并由此判断天井坑遗址可能具有夜间观星功能。
曲安京介绍,西安地区夏至日与冬至日太阳出入时刻的方位角为 28.8°,天井坑遗址所监测四条射线方位角约为 30°。从两者方位角对比可知,天井坑遗址可能是当时长安地区用于观象授时的地平式日晷。同时,天井坑遗址北侧坡道从底部向北爬升至地平面之间有三个平台。这三个平台为三个可以观测到北极夜空不同范围的观星台。第一平台为第一观测点,该观测点最大观测角度为 34.7°,正好是当时北极点的仰角。第二平台为第二观测点,仰角观测范围从 26.6°到 27.6°,最小仰角正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全天候运动。第三平台为第三观测点,仰角观测范围为 24.8°至 27.7°,最小仰角正好可以观测到小熊座 α 的全天候运动。从北坡道勘探情况可知,坡道两侧应该有延伸的侧壁,侧壁可以视为两个比较陡峭的高墙,斜坡两侧高墙上端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窗口。站在北坡道三个观测平台上,通过北坡道的窗口可以观测到北极附近恒星的周日和周年运动以及北天空的天象变化。
段清波认为该遗址属于西汉晚期的国家级祭天礼制建筑遗址,是居中而治天下理念在西汉晚期的体现,是汉文明三大构成要素(社会治理体系、宇宙观、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彰显出汉文明的中轴对称布局思想、南向理念、中央集权等要素内容。
国家授时中心发布“北京时间”
精确的时间同步对于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诸多关键基础设施至关重要,通信系统、电力系统、金融系统的有效运行都依赖于高精度时间同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授时的规模和质量在不断提高,授时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授时服务已经成为国计民生中不可或缺的公益工程。移动通信需要精密授时以确保基站的同步运行;电力网为有效传输和分配电力,对时间和频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服务可有效应用于通信、电力和金融系统,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019年8月,记者随媒体采访团,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临潼本部、渭南蒲城授时部、秦岭深处洛南昊平观测站,见证了“北京时间”授时全过程。
确定、保持某种时间尺度,通过一定方式把这种尺度的时间信息传送出去,供应用者使用,这一整套系统称为授时系统或时间服务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首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2019年在西安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
据项目主持人张首刚研究员介绍,“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项目组面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需求,针对高精度时间频率仪器设备的急需,就信号产生、传递和测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铯原子喷泉钟装置、锶原子光钟装置、光纤时间频率传递设备、时间频率测量设备等主要设备,有机构成了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
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向记者介绍,新中国成立后,196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筹建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始建于渭南蒲城。197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短波授时台试播,1980年将时间基准的保持和研究工作迁至临潼,临潼就成了我国的守时地。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播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2001年3月,改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这里成为我国唯一全面专业从事时间频率科学研究和授时服务的科研机构,担负着国家标准时间的建立、保持和发播任务,同时开展天体测量学、太阳物理、日地关系、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观测与研究、授时新手段等科研工作。
窦忠说,50多年来,国家授时中心为地理测绘、地震监测、航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以及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等行业,特别是为国家星箭发射、航天试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信号,保障了一系列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诸多领域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
“北京时间”是如何产生的?国家授时中心科技处副处长任晓乾告诉记者,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然而它并不是均匀的系统,随着地球自转速度变慢,世界时就和稳定的原子时之间产生误差,就必须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使两者协调一致,就产生了协调世界时(UTC),这实际上就是大家使用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就是授时中心每天与国际上近80个实验室比对产生的。
“北京时间”如何发播?任晓乾介绍,如今的授时手段已经多样化,比如长短波授时、低频时码授时、互联网授时、卫星单向授时、卫星双向时间传递、光纤传递等,授时的方法不同,授时精度也就有所不同。授时中心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不同的授时方式,如果需要毫秒量级的时间,就用短波授时;如果需要微秒量级的时间,可以长波授时;如果需要十纳秒量级的时间,就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授时。
记者参观“时频基准实验室”时,正在工作的赵书红副研究员介绍,2013年国际时间局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发布了对各国长达7年的研究结果。它表明,北京时间的准确度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以来,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之间的误差始终保持在10纳秒以内,能达到如此准确度的国家,全球不足5个。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副主任段建文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考虑到时间比对工作收发讯等技术要求,以及信号监测、国际合作等需要,天文观测、时间基准、研究机构和管理机关迁建到临潼以后,蒲城以长短波授时发射工作为主,现在叫“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
“当时,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协作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自主研制生产出了所有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1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常务副主任张晓际介绍,出于安全考虑,长波授时台建在了地下,地上只有4座高耸的铁塔承载着15吨的倒锥形天线体。此后,长短波授时系统又经多次改造升级,始终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发播台才从地下搬到了地上。
在国家授时中心昊平观测站,年轻的科研骨干饶永南副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了昊平观测站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他说,国家授时中心为了在陕西建设北斗卫星观测站,寻找了100多个点,优选了5个,最后定在洛南昊平村。2013年开始建设40米天线,2015年10月建成并测试成功,交付使用。观测站的主要使命就是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观测脉冲星等,为高精度时间保驾护航。
昊平观测站站长方福胜说,长短波授时系统所建立的时间基准,是北京时间的源头,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溯源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成为国家的一个战略资源。比如,5G通讯就需要高精度时间,没有时间同步就无法实现高速高带宽通讯,5G基站有着非常高的时间同步要求,精度要达到十几个纳秒。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的统一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时间意识,时间观念起源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值得花时间去探究,因为它是科学假说一个可能的源头。那些令人惊异、稀奇古怪的世界图像或许存在着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为了探究人类时间观念的起源,我们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分析它的创始过程。”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建群认为,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从主流上看,侧重于研究同自然界和宇宙万物相关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中的哲学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从主流上看,偏重于研究同社会生活和人文领域相关的人文时间和历史时间中的哲学问题。
http://news.cssn.cn/zx/bwyc/202001/t20200124_5083467_2.shtml?COLLCC=2437126341&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