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从“科技兴陕”到“创新高地”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陕西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发表日期:2019-10-08来源:陕西日报放大 缩小

本报记者 张梅 

  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台双频激光干涉仪、中国第一台国产移动交换机、全球首套AP1000核电站柴油发电机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项目…… 

  这些诞生在三秦大地的“中国第一”“全球首套”,是陕西科技创新奏响的时代最强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向科学进军”到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践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陕西一直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如今的陕西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高地。 

  迈向世界科技前沿 

  车辆无人驾驶方向盘却旋转自如,精准完成转弯、停车等动作……9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先锋号”无人驾驶智能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又一次进行实地测试。 

  “先锋号”无人驾驶智能车曾在第十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斩获高架快速道路测试、城乡道路环境测试等多项第一名。以“先锋号”智能车为代表,陕西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近30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涌现出一批重量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基础研究领域,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创立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人的骄傲”;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俞茂宏提出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成为第一个被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的中国人的理论。 

  在增材制造领域,陕西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全国第一,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从材料制备、核心元器件、核心工艺、检测监控及重大领域应用的产业生态链。西安铂力特成为我国“3D打印第一股”。 

  在信息技术领域,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虎符TePA-WAPI技术是全球两个无线局域网安全架构中迄今唯一未被证明有安全缺陷的技术标准。全球已有超过20亿颗芯片采用了虎符TePA安全解决方案。 

  在新材料领域,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国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空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低温超导材料国内唯一供应商。 

  创新的不断突破根植于雄厚的科研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专业基本配套、具有较强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481家、高等院校108所,在陕两院院士64人,科技活动人员27.5万人;全省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省重点实验室17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7个。 

  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陕西力量托举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完成了300余次发射。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六院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发射了迄今为止中国几乎所有的卫星和航天器,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对地观测等为代表的各项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航天技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一大批在陕科研单位和企业,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天眼、大飞机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重型成套装备维系着国家安全,是保障我国工业生产的“大国重器”。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研制了百万吨级板坯连铸成套设备、165MN自由锻造油压机等重型机械设备,创造了200多项国内第一;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研发的大型挖泥船疏浚装备,自主设计制造的全船复合耐磨管路系统,成功应用于“天鲲号”挖泥船。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发的低温超导材料、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等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为我国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以及电子、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宝钛集团自主设计研制的4500米深潜器钛合金载人球舱实现了我国深海潜水器关键部件国产化,填补了国内深潜器及钛合金研究领域多项空白。

  空间技术、测绘、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精度的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1979年,陕西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前身)建成国内第一个独立的原子时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授时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70年来,从“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一带一路”,陕西科技牢记使命担当,不断发展壮大,创新创造,为国家重大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科技创新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源泉。

  西安光机所研究员米磊因为女儿血管太细、在医院连续几次扎针失败的经历,研发出“扎针神器”。这款仪器通过红外光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解决了医疗上血管不好找这个看起来不算太大,但又常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

  今天的陕西,像“扎针神器”这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的成果数不胜数。今天的陕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科技事业发展的是一条不断释放科技潜能的探索改革之路。不论是在全国率先提出的“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还是“13115”科技创新工程,陕西科技迈步向前,始终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生福祉为己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陕西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迈向深水区。

  2016年,《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九条”)等一系列旨在破除影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障碍的硬措施相继出台,蕴藏在陕西科技资源中的能量加快释放——

  2018年,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6.58,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76.06,位居全国第4;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25.26亿元,居全国第6位,年均增速22.39%;2012年到2018年间,陕西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8.60%,高于同期全国12.32%的年均增长率……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陕西的新名片。

 

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10/08/content_89849.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