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播图
您当前的位置 :
  本报记者 王海涛

 

  核心提示   

  在柞水县,陕西省科学院示范种植羊肚菌、竹荪、天麻、灵芝等超过60亩,产值近200万元;利用专题课程和现场实践培训等方式开展羊肚菌、天麻、竹荪、木耳等食用菌技术培训33次,累计培训800人次以上。

  

  “我以前外出学习羊肚菌的种植技术,花了好几万元,不但没有学会,回家试种还亏了不少钱。2017年,我听说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搞示范,我主动来学习。现在家里种了将近4亩地的羊肚菌,由我爸负责日常管理,我负责技术,1亩地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我在基地打工一年还能挣几万元。”柞水县乾佑镇七坪村村民陶亮高兴地说。  

  这几年,陶亮靠着种羊肚菌还清了债务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说的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由陕西省科学院和柞水县合作建设。具体工作由陕西省科学院下属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和柞水县科技局共同负责。该基地为柞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突破关键技术

  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示范基地,陶亮负责进行珍稀菌栽培、试验管理等工作。两年来,陶亮学会了羊肚菌、竹荪、灵芝、金耳、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技术,掌握了其生长特性和管理要点。他还经常与周边企业和食用菌种植户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成了土专家。通过在基地工作和家里种植羊肚菌,陶亮不但还清了家里盖房时的欠款,还有了一定的积蓄,他准备进一步扩大食用菌栽培规模。  

  为了支持柞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陕西省科学院派出了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峻志副研究员为负责人的11人科研团队。“基地一期总占地12亩,建成了智能食用菌试验示范大棚、光伏食用菌大棚以及菌渣转化肥试验田等,除了进行了木耳的栽培示范,还进行了羊肚菌、天麻、竹荪、灵芝、金耳等珍稀食用菌品种的试验示范,此外还开展了利用板栗壳、万寿菊和烟草秸秆等陕南山区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我们已经掌握了这几种珍稀食用菌栽培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关键技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祁鹏说。  

  基地二期占地20余亩,正在建设中,计划建设西北食用菌良种资源中心,并围绕该中心建立集食用菌优良菌种研发和繁育、新品种和新技术集中展示、产品深加工以及电子营销等功能为一体的菌业科技示范区,持续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提供食用菌优良菌种及标准化技术输出。

  技术示范推广

  让更多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为了让更多群众通过栽培食用菌脱贫致富,陕西省科学院以位于西川村的示范基地为核心,在柞水县曹坪镇中坪社区、柞水县瓦房口镇街垣村、商州区麻街镇分别建立了珍稀菌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核心+三分支”的扶贫示范基地体系。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与柞水县科技开发中心、陕西中科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开展珍稀菌扶贫培训,从贫困户中筛选有能力的人培养成技术人员,进而带动当地群众栽培食用菌。  

  2018年5月,在陕西省财政厅的支持下,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柞水县曹坪镇中坪社区建立了珍稀菌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栽培了10亩长裙竹荪和10亩地羊肚菌进行示范。当地贫困户石小莉、张书秀、李隆斌先后在基地参与竹荪的栽培、管理、采收、烘干等工作,掌握了栽培方法和加工要求,像这样在基地务工的农户有42人。今年以来,不断有人向基地管理人员询问羊肚菌采收和下一季竹荪的播种时间,争取早日进入基地务工,既能学习技术又能挣钱。  

  同年,陕西省科学院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秦巴山、吕梁山主要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并建立了柞水县瓦房口镇珍稀食用菌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当年11月,在瓦房口镇街垣村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时,当地不少人表示很感兴趣。樊生红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栽培了1.7亩的羊肚菌。“目前,技术要领我已经掌握了。大棚里的羊肚菌已经开始出菇了,过不了多久就能卖了,估计纯收入能有一万多元。”樊生红乐呵呵地说,对种植羊肚菌充满了信心。村里还有七八个人也想学着种羊肚菌。  

  在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所在地——西川村,目前木耳产业已经成了气候。该村党支部书记何照林说:“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村上引进了秦丰农业有限公司、野森林有限公司等发展木耳产业,目前全村发展了200万袋木耳。村上准备着力打造15个木耳种植示范户,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村上集体经济也得到壮大,目前村集体有61个大棚种植木耳70多万袋。”

  多菌种发力

  让群众有更多增收渠道

  为了规避风险,防止木耳大量上市,造成价低伤农。目前,除了木耳外,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还在积极地进行羊肚菌、竹荪、天麻、灵芝、金耳等珍稀食用菌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从2018年11月起,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曹坪镇中坪社区、瓦房口镇街垣村和商州区麻街镇、宁陕县江口镇等地开展羊肚菌示范栽培近30亩。目前,羊肚菌正在出菇,预计平均每亩能产鲜菇150公斤,总产量可达4500公斤,产值可达45万元。目前,在柞水县曹坪镇中坪社区,正在进行20亩地乌红杂交天麻和乌天麻的栽培示范和扶贫带动工作,预计产出可达80万元至100万元。  

  截至目前,仅在柞水一县,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示范种植羊肚菌、竹荪、天麻、灵芝等超过60亩,产值近200万元;利用专题课程和现场实践培训等方式开展羊肚菌、天麻、竹荪、木耳等食用菌技术培训33次,累计培训800人次以上。  

  在脱贫攻坚中,柞水县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全力将小木耳做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截至目前,柞水县已经建成了32个木耳产业基地,发展大棚1000余个、专业合作社303家、家庭农场40家,形成了从菌种研发、菌包生产、精深加工、销售终端、仓储物流、废弃菌包处理到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年栽植规模达7500万袋,年产干木耳3750吨,产值近3亿元,60%以上的贫困户被吸纳到木耳产业之中,已有30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陕西省科学院在柞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贡献了一份科技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