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播图
您当前的位置 :

  "目前,秦岭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2个,脊椎动物722种。其中,兽类117种、鸟类373种、两栖类26种、爬行类44种、鱼类162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80余种,包括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吴晓民10月1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秦岭野生动物

  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吴晓民介绍说,近年来陕西不仅健全和完善了保持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了执法力度,还提高了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科学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和监管。"这不仅有效改善了各地的生态环境,还丰富了野生动物资源,为保持我国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吴晓民说。

  "我们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力度,恢复并扩大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规模,保持秦岭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吴晓民介绍说,陕西在秦岭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由第三次普查时的274只增加至目前的345只;朱鹮数量由最初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今天的2600余只,被誉为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

  要关注秦岭野生动物

  栖息地质量

  吴晓民说:"秦岭地区的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栖息地的整体性。尤其是道路施工穿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往往会形成一个长而窄的边缘地带,加剧栖息地的边缘效应--一些森林动物对栖息地边缘很敏感,会主动回避这一区域,躲进更深的山林中;本就生存在边缘地带的物种,则可能面临栖息地丧失、种群灭绝的危险。"

  "比如修建水库可能会使某条流经动物栖息地的河流河床变宽,一些涉河觅食的动物很有可能因此远离甚至放弃这个栖息地。这种对自然生态的扰动,给动物野外生存造成了障碍。今后我们在秦岭地区开展必要的工程建设时不仅要避免这种扰动,还要综合考虑噪声、施工污染、光源污染等对动物栖息地的扰动。"吴晓民说,"我们只有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提升栖息地的质量,才能很好地保持秦岭生物多样性。"

  道路建设

  应当生态规划在先

  在吴晓民看来,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要摒弃先破坏后修复的做法。"避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他说,秦岭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应当规划先行,前期就要开展全面的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和栖息地环境调查。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3个阶段。秦岭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应该贯穿道路交通建设始终,以保护生态完整性为出发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吴晓民介绍说,目前,在秦岭道路交通建设中,野生动物的保护重心已经逐渐前移到规划设计阶段。"道路规划设计应该最大限度避免经过动物栖息地,如果无法绕行,就要考虑在道路路域设计动物穿行通道。另外,还要为它们营造新的栖息地作为补偿。"吴晓民说。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要尽可能掌握道路沿线野生动物分布、数量、活动规律、主要食物种类、繁殖地、避难所、迁徙和洄游路线、水源等信息。"吴晓民介绍说,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我们才能根据生态保护的要求,确定道路建设时应该设计的动物穿行通道数量、形式、宽度和高度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