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林麝养殖基地和试验站。本报通讯员 张行勇摄
本报记者 韩富斌 程伟 通讯员 张行勇
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富民产业发展
“这次来到村上,就是想进一步了解科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帮助村民形成致富小产业的实际效果,再梳理一下村上的相关需求,全力做好扶贫对接工作。”2017年12月5日,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赵卫历经5个多小时,来到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在与村干部座谈时首先说明了来意。
座谈会上,赵卫与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李保国、综合办主任孙凯、科技处处长孟繁东等,同双安镇党委书记姜显国、沔浴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岳建武、沔浴河村党支部书记姚传舜,就如何进一步落实脱贫措施进行了深入研讨。赵卫说:“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4个研究所都是生物学科的专业研究与转化机构,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成果可以发挥效用,帮助一家一户掌握科技知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形成见效快、有市场销路、可持续的产业及其产品。”
沔浴河村是紫阳县较偏远的一个村,从镇上到村里要翻3座大山,绕过4条沟壑。两年来,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出资为沔浴河村修筑一条与村外省道连接的7.9公里的标准化公路,2018年夏季完工后,将减少村民去往县城的路程20多公里,彻底改变农产品运不出去、致富门路信息不畅等状况。
李保国介绍,自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包扶沔浴河村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立足县情实际与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实践“强科技、兴产业、富群众”的路径。一是为村上引入省微生物所团队,扶持发展木耳栽培450架,带动2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15万元;二是依托省农业研究所、省植物研究所援建茶园350亩、核桃560亩;三是通过与紫阳县科技局合作开展花椒种植项目推广,种植面积1000亩;四是通过县农林科技局联系,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联系紫阳县开源农业有限公司与沔浴河村签订协议,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玉米种植,投资1.65万元购买了500公斤“正大12号”玉米种子,发放给农户种植。
“继续扎实推进‘四个一千’农业产业项目,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沔浴河村驻村扶贫的县农林科技局副局长黄治富说,“在全村已种植花椒1000亩、核桃1000亩的基础上,将目前的600多架木耳发展到1000架,450多亩茶叶发展到1000亩,并依靠科学院协助叫响‘有机富硒茶’品牌。”
“同心聚力,全力确保202户贫困户在2018年年底脱贫,完成好精准扶贫这一政治任务。”赵卫说,“这也是科学创新服务地方发展,创新为民的职责所在。”
“一所一品”工程 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在中科院及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围绕陕西建设创新型省份、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依托“两院合一”的体制优势,在省属研究所全面实施“一所一品”重大产业化专项工程,全力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完成精准扶贫任务,通过“一所一品”支撑“一县一业”,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所一品”即指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系统8个研究所,按照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确定研究所学科发展方向,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中转化或升级再创新转化已有科研成果,一个研究所5年内形成一个成果转移转化的品牌产业,支持陕西省经济发展。
目前,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科技人员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沔浴河村的扶贫效果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树立科技推进特色生态产业扶贫发展新典范。先后在佛坪县、大荔县、凤县、柞水县、宁陕县、紫阳县、佳县、洛川县等地,构建了从综合型基础条件平台到科技示范基地为一体的科研体系,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应用示范的全产业链服务支持。
典型模式引路 推进特色产业升级
依托综合型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科研基地+农资企业+合作社”的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模式,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陕西产业扶贫,并形成了多种科技扶贫的典型模式。
模式一:实现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共赢。以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珍稀保护动物野外研究基地为依托,在佛坪县等地开展了川金丝猴、大熊猫、朱鹮等国家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研究,逐步营造以“秦岭四宝”为标志的县域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形成从科研——科普——旅游的生态经济产业链条,示范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团队不但在金丝猴社会结构、濒危机制、行为发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理论突破,而且为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模式二:构建完整的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体系。以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共同构建科研、保护、开发体系,建立了从驯化、养殖到活体取香的完整养殖技术体系。近年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在凤县建立了林麝科学研究示范基地,开展林麝规范化养殖GAP综合技术研究、林麝主要疾病种类调查和探索林麝主要疾病种类、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和综合防控方法,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使凤县林麝产业逐步壮大,被授予“中国林麝之乡”。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林麝养殖数量达到1.4万头,年产天然麝香约70公斤,实现种源产值4.2亿元,麝香原料产值2800万元。
模式三:发掘秦岭野生菌物资源,支持陕南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先后在安康市宁陕县、商洛市柞水县设立“秦巴山区经济真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与“食用菌技术研发示范中心”,在广泛收集、保藏和选育食用菌优良菌种、研发食用菌生产核心技术的同时,对香菇、黑木耳、猪苓等大宗食药用菌优良菌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并围绕羊肚菌、桑黄等高附加值珍稀野生食药用菌进行人工栽培及产业化开发,实现高附加值食用菌产业升级,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近5年来,通过基地共推广食用菌4500万袋(窝),开展技术培训3000人次,使1.5万名贫困人口受益。
模式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支撑设施农业产业引领。“陕西农业看渭南,渭南农业看大荔,大荔农业看设施”。设施农业是大荔县的一张名片。陕西省科学院大荔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番茄、黄瓜、冬枣等10种设施农业作物为发力点,通过技术集成、开发创新、技术服务与监测等方法,提升了大荔县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基本解决了设施农业产品农药残留等污染问题,提出设施蔬菜病虫害6大防治新技术,制定12项地方标准,为设施蔬菜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