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主任张首刚致辞。白浩然 摄

 

2021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现场 白浩然 摄

  10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办的“202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

  本次会议旨在展示我国在时间频率领域的重大成果,引领技术发展,推动时间频率在导航、通信、电力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国内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

  来自全国4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围绕光频标与微波频标技术、振荡器与频率合成技术、守时与授时技术、远程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时间频率计量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国际单位制变革及其影响等方面,通过5个大会特邀报告、72个分会场报告和105篇学术论文,就我国时频科学领域两年来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并对时频学科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展望,引领时间频率技术发展,助力国家时频体系建设。

  全国时间频率学术年会作为我国时间频率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科研成果最新和专业性最强的时间频率技术交流会议,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授时与时间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该学术年会自1980年起已举办16届。

  据本次大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介绍,第17届全国时间频率学术年会之所以选择在敦煌召开,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敦煌授时台成为我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将更好地提升敦煌市区域科技影响力,在带动地方人才发展、促进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特色科普旅游模式、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增强民族融合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首刚认为,近两年来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国家时频体系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载人航天专项“空间站高精度时频实验系统”及其北斗导航新技术实验、深空探测、在轨维护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的陆续启动和实施,“十四五”期间,我国时频科学有望实现井喷式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白浩然 张行勇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15

  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0/467000.s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