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上午,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了“华寿俊同志革命文物捐赠仪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副馆长陈宏川,华寿俊之子华晓宁先生及家属参加了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华晓宁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1944年5月华寿俊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时毛泽东赠送的羊皮大衣。并深情讲述了华寿俊为中国科技事业奉献的一生,表达了对父辈的无限怀念和敬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余红健向华晓宁颁发了收藏证书,并对其无偿捐赠文物的义举表示感谢。
华寿俊,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1928年,在扬州中学读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32年入杭州之江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初,与妻子王士珍经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途经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抗大训练部编译科从事翻译和教学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寿俊历任延安自然科学院研究员、工程师,振华造纸厂技师、工务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首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陕西天文台党委书记等职。
1939年10月,为解决边区纸张极为短缺的问题,华寿俊、王士珍夫妇利用边区常见的马兰草造出了能满足报刊印刷要求的纸张,使边区的报刊和著作得以迅速传播。延安《新中华报》高度赞扬了华寿俊的事迹:“青年化学家的尝试成功了,边区漫山遍野的马兰草,变成丰富的造纸原料,现在已用了10万斤马兰草造成20万张纸,印成各种书报刊物,边区的新闻事业,获得极大的帮助。”随着马兰草造纸法的成功,边区政府在延安紫坊沟、南泥湾等地新建了造纸厂,成功解决了边区“纸荒”难题。
1940年,华寿俊和陈康白等人到定边,改进制盐方法,使边区盐产量提高五到六倍,不仅解决了边区抗日军民吃盐问题,还增加了边区税收,换回大量急需物资。同年,华寿俊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并被朱德总司令称赞为“我们的发明家”。
在延安期间,华寿俊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创新精神,还成功研制出陕甘宁边区钞票用纸,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染料,使边区战士穿上黄色军装,战士们笑称延安的军队为“黄八路”,其他地区军队为“灰八路”。
1944年5月,在延安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上,华寿俊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毛泽东亲自为华寿俊颁奖,并赠予他这件羊皮大衣。这件羊皮大衣,既是党对华寿俊为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将永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余红健馆长接收文物
1944年毛泽东赠予“甲等劳动英雄”华寿俊的羊皮大衣
捐赠仪式现场
陈宏川副馆长向华晓宁先生赠送文化产品
1995年,华寿俊(左二)与儿子华晓宁、孙子华尧重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1940年12月8日,延安《新中华报》刊载《马兰草——一位青年化学家发明的故事》。
1944年5月29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发挥技术开展赵运二百余劳动英雄受奖》,华寿俊名列“甲等劳动英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