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科普活动的青少年(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梅摄
正在做科普的“吴姥姥”(视频截图)。
●“十三五”末,陕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比“十二五”末提高4.62个百分点,超过国家预测目标0.8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5名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大科普服务重点工程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2021年12月,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我省贯彻《科学素质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实施计划等。
那么,在创新驱动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该如何科普?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用科普影响公众行为
在疫情大考中,科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习惯。“不信谣、不传谣”成为社会共识,也让人们能理性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认为,此次疫情大考让科普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让我们对科普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通过有效地导入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理念,传播科学知识,科普工作就能积极影响公众行为,引导公众更加科学、理性。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推动公众正确理解科学、正确应用科学,是科学普及的任务,也是科学普及的应有之义。”王挺说。
科学普及正是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社会公众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就是衡量社会公众理解科学、应用科学,以及科学普及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十三五”末,陕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比“十二五”末的5.51%提高了4.6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我省目标任务,超过国家预测目标0.8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5名。
从5.51%到10.13%,数字背后是全省科普工作者日积月累的努力。近年来,陕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动员体系不断健全;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效果明显;科普传播能力大幅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建设模式初步形成,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为陕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5.51%到10.13%,数字也蕴含着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10%是创新型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要求的最低门槛。也就是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或超过10%,是创新型国家科技人力资源所普遍具备的重要特点之一。”省科协宣调部部长吕培涛介绍,这次调查结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也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整体进入新阶段。“新阶段需要科普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创新发展服务,就需要走出一条科普发展新路径。”她表示。
建立精准科普的服务体系
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科普首席专家团成员李勃博士总是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2015年初,陕西省科学院派李勃和几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安康市紫阳县沔浴河村扶贫。一开始,看到村里落后的状况,谁都没有信心。但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所有人的想法。
“六一”儿童节那天,扶贫队买了一些科普书籍送给村里的孩子。拿到书时,孩子们开心极了,马上认真阅读起来。太阳快落山时,扶贫队员开车去县城办事,走到半山腰,突然发现等在路边的孩子们大老远就齐刷刷地敬起少先队队礼,目送着扶贫队员下了山。
也是从那一刻起,扶贫队的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边为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一边为乡亲们培训生产技术,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在科技带动下,如今的沔浴河村不仅种出了能生吃的玉米,还发展了羊肚菌、中药材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多种特色农产业。更重要的是,沔浴河村孩子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做科普,也提醒我们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科普活动。”李勃说。
聚焦重点人群做科普,从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是全社会的共识。《实施方案》提出,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在聚焦重点人群的基础上,《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大科普服务重点工程。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要求我们要加快构建高质量的科普服务体系。”省科协科普部部长王晓利认为,高质量的科普服务体系就是要协同化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信息化提升科普服务质量,国际化实现科普开放提升,着力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的青年科技英才队伍,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科普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合的大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其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但每项科普活动的效果都是可预期的。这需要我们增强自信,加强调查研究,聚焦主业夯实基层,充分组织调动融合各类各级科普资源,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科普供给侧改革。”王晓利表示,需要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科普要求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把握科普的精度、拓展科普的广度、挖掘科普的深度、提升传播的时效,通过探索开展全域科普、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针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开展精准科普等方式,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科普服务体系。”她建议。
鼓励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
“今天给大家介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就是位于贵州的天眼……”正说着,这位白发苍苍的主播突然腾地一下,举起来一口铁锅,对着镜头开始演示。
“FAST就像一口大锅,大到什么程度呢……将来如果有外星人联系我们,最早捕捉到这个信息的可能就是中国的FAST。”这位主播是最近在网上爆红的“不刷题的吴姥姥”——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退休之后,她利用短视频平台,给大家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已拥有200多万粉丝。
看了她的科普短视频,大家纷纷感叹:“这才是物理课应该有的样子呀!”“我要是小时候能看到这些,现在可能也是科学家了!”
事实上,如今,有越来越多像“吴姥姥”这样的专业人员投身到科普事业中。
今年78岁的陈中仁是西安光机所研究员,曾参与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等多项研究。如今,他拿起话筒,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巡讲团西安分团的一位成员,给大家讲述生动的科学故事。
多年来,航天育种专家郭锐在认真科研的同时热心科普事业,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科普航天育种知识。2021年末,他的又一部科普著作——《种业中国》出版,成为“生态中国”科普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所言,这充分展现了航天育种专家、科普作家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努力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学者。
“科技工作者长期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涌现了很多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其知识、经验和人格魅力,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已成为我国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巡讲团西安分团负责人张行勇表示。(张梅)
来源:https://esb.sxdaily.com.cn/pad/layout/202201/06/node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