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羽叶报春
陕西羽叶报春曾经离开我们的视野100多年。
1904年,德国植物学家在陕西秦岭山区首次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并采集到了模式标本,叶子全裂,像羽毛一样,因此依据产地和特征命名为陕西羽叶报春。我们现在还能想象到,当时的德国植物学家有多兴奋。
1905年,德国植物学家撰写论文并配线条图,介绍新物种陕西羽叶报春。
当时有多兴奋,后来就有多惆怅。此后的100多年中,植物学家均未在野外发现该种,《中国植物志》《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一度认为此物种有可能已经灭绝。
2011年初,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高级工程师党高弟经过洋县秧田乡(现已合并至金水镇)秦岭南坡的翁子沟时,无意间发现路边有一丛野花……经认真比对和研究,植物专家确定此物种就是消失100多年的陕西羽叶报春。
消失100多年的陕西羽叶报春“重出江湖”!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任毅等重新发现消失100多年的陕西羽叶报春。
植物学界顿时热闹了起来——在秦岭发现陕西羽叶报春,意味着在该种的模式产地重新发现该物种,对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陕西羽叶报春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其重新发现意味着秦岭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善。
兴奋的同时,植物学界也感觉到重任在肩——陕西羽叶报春的原产地保护和引种保护亟待加强!
蜜蜂流连花间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高级实验师张莹与时间赛跑,移栽活株、收集种子、模拟气候、精心培育,2018年夏,陕西羽叶报春在西安植物园出苗顺利、长势旺盛,标志着陕西羽叶报春在西安植物园引种成功。
现在,西安植物园每年会收集一部分陕西羽叶报春的种子,放在种子库专门保存,以后随时可以用来播种恢复这种植株。今年,西安植物园繁育了4000多株陕西羽叶报春,在大规模开放时对外展出,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3月4日,在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高级实验师张莹(左二)正为游客介绍陕西羽叶报春的特征。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陕西羽叶报春,许多人成了它的新朋友。在保护区工作人员、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羽叶报春从发现到引种、繁育、重现,曾经的美好正在回归。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张建强正在观察标本。
记者手记 巍巍秦岭守护百年灿烂
陕西羽叶报春幼苗。
南北跨度200多公里、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这就是秦岭。
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孕育出多种多样的物种。3400多种种子植物、600多种脊椎动物共同生活在秦岭这个“大家园”,秦岭便有了“生物基因库”“动植物王国”“天然中草药库”的美誉。
如此看来,在位于秦岭南坡的洋县重新发现陕西羽叶报春亦在情理之中。秦岭将陕西羽叶报春守护了100多年。
陕西羽叶报春标本。
1904年,德国植物学家在陕西秦岭南部首次发现陕西羽叶报春,并以发现地和植物特征命名。次年,该物种发表并配有线条图。经过德国植物学家格物致知、严谨认真的研究记录,陕西羽叶报春有了自己的名字并首次与世人见面。
不难想象,德国植物学家在秦岭发现这个新物种时,那种新奇与惊喜,甚至还有对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的感叹。
时间创造奇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自然科学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全社会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高级工程师党高弟在野外观察植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砍伐天然林、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近年来,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措施办法推行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陕西羽叶报春的发现又一次证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在秦岭中,陕西羽叶报春才能被发现;因为在秦岭中,陕西羽叶报春种群能够藏匿100多年;也正是在秦岭中,陕西羽叶报春今日身姿异常鲜艳。
保护区工作人员猜想:在秦岭中还有更多的珍稀濒危物种没有被发现。
秦岭,这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它的沟沟壑壑、山山水水守护着这些自然精灵。
在巍巍秦岭的守护中,陕西羽叶报春期待重现往昔的灿烂。
审核:乔晋 刘强
文字:仵永杰
绘图:田芳昕
制作:琚鹏飞
陕西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 社会新闻部联合出品
来源: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amucsite//pad/index.html?id=8932727&site=4#/detail/8932727?site=4